近期地緣風險升溫,原油價格反彈,且巴拿馬運河與蘇伊士運河航線阻塞,進口大豆運輸成本與時間增加。不過,供應寬松格局未改,市場多空交織,豆油或階段性企穩(wěn),但遠期南美大豆預期豐產,豆油中長期弱勢難改。
新季南美大豆預期豐產
根據美國農業(yè)部12月供需報告,2023/2024年度全球大豆產量預估為3.9888億噸,較上月調低154萬噸,但仍比上年度增加6.5%,增產
主要貢獻來自南美。雖然巴西大豆種植初期出現干旱氣候,損害了單產潛力,市場機構紛紛下調產量預估,但是南美供應前景依然樂觀,今年阿根廷大豆面積恢復性增長,且播種期降雨豐沛,播種進度較快。另外美國農業(yè)部將巴西舊作產量上調200萬噸至1.6億噸,本年度巴西大豆種植面積增加3%,意味著美國農業(yè)部對新季巴西大豆產量最初預估應是1.648億噸,即便今年巴西產量向下修正1000萬噸至1.548億噸,南美大豆整體仍然增產1875萬噸,維持豐產預期。
近期,氣象機構預報顯示,巴西大豆主要種植區(qū)將出現急需降雨,市場對減產擔憂情緒降溫。美國海洋大氣管理局發(fā)布降雨預報,2024年1月19日至27日期間,北美氣象模型預測巴西全國降雨量將在40毫米至80毫米之間,巴西南部降雨量減少。今年12月27日至明年1月4日期間,受降雨不足和高溫天氣困擾,巴西中部地區(qū)降雨強度將會更大,降雨量累計將會超過100毫米。商品天氣組織預報未來五天內大豆種植帶的 60% 以上將出現 0.5英寸至 1.5 英寸(局部為 4.5 英寸)的降雨,長期仍相對潮濕。不過,預測和真實天氣模式在大豆生長季節(jié)的大部分時間中存在偏差,預測值的不確定性為大豆市場提供了潛在支撐。
東南亞棕櫚油自11月進入季節(jié)性減產周期,MPOB報告數據顯示,11月底馬來西亞棕櫚油產量為178.9萬噸,環(huán)比減少7.66%。11月馬來棕櫚油庫存出現4月以來的首次下降,庫存降至242萬噸,環(huán)比下降3萬噸。12月產量進一步減產,SPPOMA數據顯示,2023年12月1—10日馬來西亞棕櫚油單產減少18%,不過馬來西亞棕櫚油出口數據環(huán)比下降,12月1—20日馬來西亞棕櫚油出口量環(huán)比降低2%—8%,產量與出口需求雙降,棕櫚油庫存去化速度放緩。
10月印尼棕櫚油庫存繼續(xù)下降。據GAPKI統計數據,10月底庫存為287萬噸,環(huán)比下降23萬噸,雖然11月印尼棕櫚油將季節(jié)性減產,但10月印尼棕櫚油出口為300萬噸,環(huán)比增加31萬噸,透支11月出口潛力,庫存或難以繼續(xù)下降。
加拿大菜籽集中到港
由于北方部分地區(qū)進口大豆通關偏慢,11月到港
792萬噸,低于此前預估的1000萬噸。12月國內大豆預估到港980萬噸,明年1月預估到港890萬噸,若疊加11月延后到港大豆,12月實際到港量可能高于預期。目前國內油廠大豆開機率穩(wěn)定在50%以上,不過下游豆油提貨一般,豆油庫存持續(xù)累積。12 月 18 日,國內豆油庫存量為118.5萬噸,較上周的117.2萬噸增加1.3萬噸,環(huán)比增長1.17%。今年12 月至明年1月進口大豆到港充裕,預計后期國內豆油庫存維持高位。
菜油方面,海關數據顯示,11月,我國進口油菜籽48萬噸,同比增長1.04%,與此前船期預報到港量偏差較小,但進口菜籽油27萬噸,同比增長85.23%。目前采購的加拿大菜籽正在集中到港,根據裝船和排船數據預估,12月國內菜籽到港量預計在60萬噸,明年1月進口預估在45萬噸。菜籽將持續(xù)大量到港,油廠開機率顯著增加,菜油供應呈寬松趨勢。
綜上所述,本年度南美大豆豐產預期未變,近期巴西大豆產區(qū)天氣降雨增加,天氣擔憂情緒降溫。產地棕櫚油庫存去化較慢,近月國內進口大豆與菜籽到港較高,油廠開機穩(wěn)定,下游提貨一般。中長期來看,供應寬松,豆油將延續(xù)弱勢格局。
*本文轉載自網絡,如有侵權,請聯系刪除,電話:0371-63357633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