經歷近半個月的持續(xù)陰跌之后,國內小麥現貨市場終于迎來回漲。國內小麥市場在托市政策固底、玉米行情回升的帶動下,部分廠家提價促量,導致麥價觸底反彈。但是長期來看,小麥市場依舊面臨供強需弱的格局。
面粉消費淡季 麩皮繼續(xù)偏強
當前,面粉消費處于季節(jié)性淡季,大中院校需求按下暫停鍵,面粉企業(yè)開機率整體維持低位,生產以滿足訂單需求為主。由于終端面粉行情穩(wěn)中偏弱,制粉企業(yè)對小麥的采購積極性較低,雖有提價,但迫于運營壓力,以剛需采購為主。
截至7月22日,各地面粉加工企業(yè)特一粉出廠價:河南周口2580~2700元/噸,安徽宿州2620~2680元/噸,河北石家莊2680~2840元/噸,均保持平穩(wěn);山東菏澤2620~2660元/噸,江蘇徐州2640~2720元/噸,繼續(xù)穩(wěn)中有降20元/噸。
本周,麩皮市場繼續(xù)保持偏強運行,報價穩(wěn)中有漲。截至7月22日,主產區(qū)混合麩皮出廠價:山東德州1900~1920元/噸,河北邯鄲1920~1970元/噸,安徽宿州1960~2000元/噸,繼續(xù)上漲20元/噸;河南商丘1940~2000元/噸,穩(wěn)中有漲20元/噸;江蘇徐州1920~1940元/噸,整體上漲40元/噸。
結合當前面粉企業(yè)加工水平和上下游經營狀態(tài)來看,基本難以主動提價,在基層糧源減少、糧點惜售觀望的推動下,部分低庫存企業(yè)或有提價促量的需求,但預計整體幅度有限,持續(xù)上調動力不足。
玉米價格反彈 提振麥市信心
小麥飼用替代作為今年小麥供需關系中的重要一環(huán),始終是影響小麥行情走勢的關鍵因素。近期受進口玉米拍賣、新季春玉米上市以及玉米價格高位調整等因素的影響,飼料企業(yè)逐步觀望,放緩了對小麥的采購腳步,多以執(zhí)行前期合同為主。
但隨著拍賣持續(xù),貿易商情緒趨于穩(wěn)定,對國內玉米價格的壓制作用減弱,山東等地玉米價格快速回升,與小麥的價差再度收窄,飼料企業(yè)對小麥的替代預期有一定恢復。機構數據顯示,當前全國飼料企業(yè)平均庫存31.34天,同比上漲1.19%。近期在玉米市場漸趨恢復的帶動下,小麥市場信心得到一定提振,但預計大規(guī)模采購仍需時間。
小麥進口大降 全球競爭加劇
國際谷物理事會(IGC)發(fā)布的最新報告顯示,2025/2026年度全球小麥產量預測值不變,仍為8.08億噸,略高于上年度的8億噸。全球小麥出口競爭激烈,2024/2025年度俄羅斯出口了4220萬噸小麥,這是繼2022/2023年度和2023/2024年度之后的歷史第三高位。IGC預計2025/2026年度中國小麥進口量為620萬噸,高于上年度的420萬噸,不過仍遠低于2023/2024年度的創(chuàng)紀錄進口量1420萬噸。
海關數據顯示,今年1月至6月我國小麥進口量總計為190萬噸,同比減少約80%。其中,從加拿大進口120萬噸,占比63%;從澳大利亞進口66.6萬噸,占比35%;從哈薩克斯坦進口2.2萬噸,占比1.2%;從俄羅斯進口1.2萬噸,占比約0.64%。
7月21日,寧波市糧食收儲有限公司競價采購2024/2025年度澳大利亞產小麥10600噸,全部成交,底價2950元/噸,成交價2950元/噸。
*本文轉載自網絡,如有侵權,請聯(lián)系刪除,電話:0371-63357633*